不知何时起
云南菌子成了美食界“流量密码”
从“红伞伞,白杆杆”到“菇勇者”
再到如今的“先菌子后小人”
野生菌总是令不少人着迷
几乎每年都会占领一次热搜榜

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
如今野生菌的线上狂欢席卷多个平台
今年“捡菌子”视频热度也蹭蹭上涨
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抖音策划组织的
“云南邀请全抖音来捡菌子”话题
已达1.2亿次播放
“只有云南人才会给菌子过节”
话题登上热搜榜
菌迷狂欢节
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
云过“菌子节”
感受一下属于“菌迷”的狂欢!
01
易门菌子旅游节
7月28日至8月1日
玉溪市易门县举办
第十九届中国(云南)野生食用菌交易会
同步以“云南易门菌子旅游节”的形式
将这场因菌子而聚的狂欢
延续至今年10月
作为云南省野生菌资源Ⅱ类地区
易门野生菌资源丰富
野生菌分布广、储量大、产量高、品质好
在县域60余万亩的广袤山林中
孕育了野生菌资源402种
其中食(药)用菌183种
牛肝菌、干巴菌、鸡枞菌、松露
以品质优、口感好,享誉海内外

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在“云南易门菌子旅游节”期间
易门将倾力推出
沉浸式野生菌采摘体验
野生菌科普研学、食用菌美食品鉴等
多条“云菌之旅”
玩转菌“香”易门的
精品旅游线路
游客可深入“森林人家”
体验野生菌采摘
了解食用菌科普知识
到菌子火锅一条街品菌子鲜香
到龙泉公园生态旅游AAAA级景区
欣赏如画风景,远离城市喧嚣
02
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

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吃菌
当然首选南华
南华县境内已知的野生菌种类达540余种
食用和药用的有300多种
约占全国野生菌种类的40%
不仅有“世界野生菌王国”的美誉
还是声名远扬的“生态美食城”
以野生菌为主要食材的
各种美食色香味俱全
由此形成了南华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
深受各地游客喜爱
菌香留不住,开门迎客来
遇见楚雄——中国·南华
第二十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
将于2023年8月4日一8月13日
在楚雄州南华县举行
今年的野生菌美食文化节
怎么吃、怎么玩
收好这份最全攻略
带你嗨玩南华野生菌盛宴
03
禄劝野生菌美食节
2023年7月28日至30日
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火把节系列活动
“人间致味在禄劝”之野生菌大荟萃
精彩来袭
想要购买和品味野生菌
有两种方法供您选择
一买,禄劝野生菌交易市场
二吃,凤家古镇108国道旁

04
石屏野生菌文化节

图源:魅力石屏
7月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
阳光充沛、雨水充足
葱茏的山林中
温暖湿润的松针和腐土下
各色野生菌迫不及待地穿壤破土而出
石屏县龙朋镇
“烟盒舞、海菜腔”第八届野生菌文化节暨
第二届龙朋镇农民运动会
将于7月下旬至8月初举行

图源:魅力石屏
在这里
你可以见证
2023年龙朋镇第八届菌王的产生
如果喜欢还可以进行拍卖带它回家
此外,你还能品尝到美味鲜甜的菌子宴
解锁菌子过桥米线
吃饱喝足了还能参加运动会、赛歌会
和当地人一起起舞狂欢
菌子到底带给云南人多少快乐?
每一片没长大的菌子旁
可能都会有一个守着睡觉
等它长大的云南人
怪不得有网友评论:
5点上山都找不到菌子
走进山林
相信每个云南人看见鼓起的草垛
都会忍不住扒拉一下
捡到了开心不已,扑空了也不气馁
但如何找到菌子,堪称一门技艺
稍有不慎踩过去,便与菌子失之交臂
有人好奇:近视眼能采菌子吗?
可以,主打一个参与
捡菌,更多的是一种体验
不管捡没捡到
丝毫不会影响云南人找菌的热情和欢乐
小编整理了一份
云南野生菌打卡地攻略
你一定不能错过
松茸推荐打卡:楚雄·南华

松茸 李天永 摄
很多人都知道迪庆松茸,对楚雄州南华县的松茸却不太了解。事实上,南华松茸大有来头。南华是“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”,也是全省20个松茸基地县之一,先后被授予“世界野生菌王国”“中国野生菌美食县”“中国野生菌之乡”“松茸之乡”等称号。
南华县境近250万亩林地中,均生长有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,仅松茸生长的林地面积就达70万亩。通过培育,县内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,对周边产生了明显的辐射作用,成为云南较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之一,形成了滇中经济圈与滇西经济圈交汇地带上的野生食用菌集散中心。
楚雄最好最多的松茸在南华,南华最好最多的松茸在五街。五街,是名副其实的“松茸之乡”。五街松茸菌肉质白嫩肥厚,菌香浓郁,营养丰富,因为品质较好,远销欧洲。
越是高档的食材,烹饪就越简单,新鲜的松茸吃法极其简单,可以煎烤、生吃、煲汤、泡茶等,凉拌松茸、松茸三文鱼、鲍汁松茸、炭烤松茸等都是松茸的特色吃法。
干巴菌推荐打卡:红河·石屏

干巴菌是云南人公认最好吃的野生菌,在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,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了野生菌生长的宝库。当地多年来实行封山育菌政策,实现野生菌产业的持续发展。龙朋镇的干巴菌品质好价也高,常突破千元每公斤的高价。
龙朋镇素有“野生菌之乡”美誉,这里因其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空气和光照,孕育了大量的食用野生菌,每年6、7月份,有大量的食客前往这里采购、品尝野生菌。据悉,龙朋镇年均销售野生菌145000余公斤,仅干巴菌就将近5000公斤,产值达500多万元。
干巴菌风味独特,虽然贵,但也颇受欢迎。干巴菌吃法多样,常见的烹饪方法有腌、拌、炒、炸、炖、干煸等。干巴菌炒腊肉、青椒干巴菌、鸡丝炒干巴菌、凉拌干巴菌等都是吃货们十分喜爱的美食。
鸡枞推荐打卡:昆明·富民

昆明市富民县盛产鸡枞,在富民有青、白和黄三种鸡枞,富民的鸡枞为红土鸡枞,肥嫩细白、鲜甜、清香。
富民的鸡枞又数赤鹫镇的最好,富民赤鹫镇是久负盛名的“鸡枞之乡”。赤鹫境内的山林多为红土,赤鹫红土上长出来的鸡枞品质佳、味鲜美,每年6-8月份赤鹫鸡枞产量达2000公斤。“五月端午,鸡枞出土”,6月至9月,鸡枞大量上市,吃货们追赶着季节,探寻鸡枞的美味。
以鲜美著称的鸡枞菌吃法很多,富民的鸡枞煮土鸡可谓一绝,腌鸡枞也是备受追捧的特色食品。另外,用菜籽油来炸鸡枞,做成油鸡枞,放在米线中食用,不仅菌香浓郁还方便保存。
羊肚菌推荐打卡:怒江·贡山

近年来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,因地制宜,全力打造羊肚菌特色富民产业,开辟羊肚菌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致富新路径。通过采用“企业+合作社+种植户”的方式,贡山县在全县范围推广种植羊肚菌1000多亩。
贡山县羊肚菌生长在碧罗雪山、高黎贡山、担当力卡山巍峨的原生态高山区域,良好的生态环境,使得贡山县产出的羊肚菌个头大、菌型美、口味好、营养高,备受大家喜爱。
羊肚菌味道鲜美、口感嫩滑,一般用作炒和炖汤。羊肚菌炖鸡、羊肚菌烧肉、羊肚菌蒸蛋、羊肚菌排骨汤等都是大家热衷的吃法。
青头菌推荐打卡:大理·巍山

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地众多,森林覆盖率达65.5%,野生菌类资源丰富。随着雨季的到来,巍山盛产的各种野生菌在雨水的滋润下纷纷冒头,青头菌就是其中之一。
青头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、阔叶林或混交林地,菌盖长3-12cm,初球形,“菌如其名”,青草般的保护色使其并不易被人发现。白色的菌肉,味道柔和,炒吃鲜美,汪曾祺在散文《昆明的雨》一文中形容“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。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,格调比牛肝菌高。”青头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、植物纤维等成分,入口细嫩,香味悠长。虽然青头菌美味,但是,巍山的当地群众却只采摘和食用松树及灌木丛中生长的青头菌,桉树林中生长的青头菌就无人问津了。
巍山丰富的林下资源催生了松茸、块菌、牛肝菌、鸡枞、鸡油菌等20余种野生菌,质鲜味美,成为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菜肴。经过多年发展,如今,巍山县野生食用菌产量正逐年增加,采集产量已达1518.2吨,产值达4959.2万元。
松露推荐打卡:丽江·永胜

图源:今日永胜
丽江市永胜县地跨横断山脉和滇西北高原,森林覆盖率约为48.8%,分布着云南松、高山松、冷杉、铁杉等主要树种,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孕育了这里的松露产业。
松露是一种一年生块状真菌,附着于松树、栎树、橡树、白杨树、柳树等根部着丝生长,主要长在松树的须根,因此得名“松露”。松露成熟后内部会变成深黑色,形成大理石状纹理。气味特殊,生长在土层中,因为常被猪拱出土层表面而被人发现,因此也叫“猪拱菌”。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,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,被誉为“黑色的钻石”,与鹅肝、鱼子酱并称为“世界三大珍肴”。
永胜县、玉龙县是云南省松露仿生栽培示范基地,云南迄今亮相的最大黑松露就产于永胜县六德乡,重1.15千克,被中国野生菌博物馆收藏。松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,且无法人工培育,产量稀少,导致了它的珍稀昂贵。
鸡油菌推荐打卡:玉溪·易门

图源:云南网
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是全省野生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,有着“菌乡易门”的美誉,在这里有一种珍稀的野生食用菌——鸡油菌。
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六大名菌之一,也被叫做杏菌、杏黄菌、黄丝菌、桂花菌。浅漏斗喇叭状的体型,蛋黄色的菌肉,却有着特殊的桂花香味,鸡油菌具有较高的食用、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,并在维持和保护森林生态多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易门县雨热同季、干湿分明,185万亩林地,出产野生菌林地面积就有60余万亩,有野生菌资源402种,是云南省野生菌资源Ⅱ类地区,野生食用菌以种类多、品质优、口感好而久负盛名。
易门县不仅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中国(云南)野生食用菌交易会,成为全省食用菌的主要加工基地,而且建成了全国首个野生菌博物馆并展出野生菌标本294个,其“菌乡易门”的美誉名不虚传。
牛肝菌推荐打卡:普洱·景东

雨季来临,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野生菌迫不及待“破土而出”,牛肝菌因貌如牛肝而得名,按外观颜色不同可分为黑牛肝、黄牛肝、白牛肝等,一般生长在海拔900-2200米的树林下。汪曾祺形容牛肝菌“色如牛肝,滑,嫩,鲜,香,很好吃”,但牛肝菌家族庞大,可不是每个成员都可食用。
景东县拥有“三水夹两山”“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的独特自然优势和重要生态条件,当地积极倡导农户对天然优质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利用,将野生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放在首位,创新对野生菌的利用模式,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徐家坝建立了“景东野生菌资源研发中心”,将成功培育出的菌株应用于产业化栽培,为野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质的种质资源。
野生菌魔幻季

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云南人
与菌的关系大概就是
义无反顾与生死相许吧
胡言乱语也好
“小精灵”围着转也罢
野生菌的“毒”
并未让云南人望而却步
虽然吃菌有风险
不过,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
做到科学识菌、科学吃菌
就可以享受这“人间美味”啦

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像常见的可食用的野生菌
松茸、干巴菌、鸡枞菌、羊肚菌
青头菌、牛肝菌、铜绿菌、珊瑚菌等
在云南的市场上都可以买到
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
云南有200余种,其中20余种有剧毒
哪些菌子有毒?
可得好好辨认清楚

还有这些加工食用野生菌时
需要注意的小贴士
01
太幼小的菌子和霉变的菌子不要吃!
菌子太小难识别,霉变的菌子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。
02
杂菌最好不要吃!
杂菌不易识别,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,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,医疗救治也更困难。
03
颜色鲜艳的野生菌最好不要吃!
一般在市场上销售的菌子,经过农民的采摘和商贩的筛选分类之后,相对比较安全。无毒的菌子一般都有菌香,而有剧毒的菌子闻起来有其他异味,剧毒菌种一般外观菌杆有环或托,但是此方法不能绝对有效分辨有毒或无毒。
04
没煮熟炒透的菌子不要吃!
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,但有些剧毒菌种毒素高温依然不能破坏,所以野生菌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,严禁生吃凉拌,不建议吃腌制的菌子。因为腌制的菌子,不能明确清楚加工时有没有混入其他的杂菌。如果混有其他的杂菌,食用后就可能会中毒。另外,腌制之后菌子的毒素还会残留在里面,很容易中毒。
05
吃菌子时最好不要喝酒!
酒精可以促进毒素的吸收,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,从而加重中毒症状,因而吃菌时最好别饮酒。
06
隔顿野生菌不建议吃!
野生菌不建议隔顿吃,能一次吃完最好尽量吃完。隔顿吃的时候,一定要加热彻底,把有毒物质破坏掉。野生菌属于真菌类,富含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,毒素在低温时仍可能滋生或变性。菌子放冰箱里,隔顿之后如果没有加热彻底,会导致中毒。
07
还未加工前先给菌拍张照
因为野生菌在加工过程中,已经改变了形态和颜色,因此当出现中毒后,就算带着熟的菌子或呕吐物,医生和野生菌专家也很难辨别出“凶手”到底是什么品种。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,在野生菌加工前拍一张照片留存,以防万一。
雨水到 菌子冒
在这个夏日限定季
来云南共赴一场
菌子的狂欢吧!